EZCNN 易英网

当前位置:Home 版塊 教材中文导览 IE English (中级英语中文导览) Literature 走进帕慕克的文学世界
欢迎, 游客
用户名: 密码: 记住我
文学类别中推荐的精彩文章

主题: 走进帕慕克的文学世界

走进帕慕克的文学世界 10 年 1 个月 前 #1401

Intermediate English /Literature /Orhan Pamuk: Bridging East and West

12-26
一位名奥罕.帕慕克的年轻建筑系学生,坐在家族位于土耳其伊斯坦堡的高级公寓中。伟大建筑的设计是他的研究领域,但艺术才是他的热情所在,这点令他母亲相当瞧不起。她警告帕慕克,这种艺术追求将会使他落得以下两种下场之一:不是沉溺于酒精中,就是进疯人院。帕慕克边离开公寓边思索母亲的话。「我不想当艺术家,」他如此回答,「我要成为一个作家。」这一幕出现在帕慕克的小说《伊斯坦堡:一座城市的记忆》中。

在这段对话发生当时(三十多年前),帕慕克并不晓得自己会成为国内最知名以及最具争议性的作家,更别提赢得诺贝尔文学奖了。他那时只是想要永远放弃建筑研究,转而投向写作领域。廿二岁时,他将自己锁在房内整整八年,试着捕捉动荡不安、时时变迁的祖国之精髓。

1952年(帕慕克诞生的那年),土耳其正进行现代化改革。当时政府认为旧的宗教习俗和传统语言落伍,因此下令禁止使用。这是从信仰虔诚的社会到世俗化社会的转变。西化过程开始进行,帕慕克所居住的伊斯坦堡经历极大改变。整个国家在过去与现在、东方与西方文化间挣扎。

12-27
西化过程对帕慕克影响深远。他大量吸收欧洲及美国文学,将各种风格融入他独一无二的散文写作中。当他的祖国努力想找到自己身份定位的同时,帕慕克的写作亦是如此。东西方文化的冲突成了他写作的核心主题。他的第一本小说《杰夫德贝伊与其子》,便是省视这个问题。这本小说是关于一个伊斯坦堡上流阶层一家三代的故事。

伊斯坦堡是帕慕克写作中另一个一再出现的主题。这城市是帕慕克第三本小说《白色城堡》的背景。故事中,帕慕克用两个外表相似的主角分别代表东西方文化。其中一位是威尼斯贵族,另一位则是土耳其发明家。贵族被海盗绑架,卖给了发明家。发明家急切想从贵族身上获知西方的一切。后来,二人都跟随苏丹国王的军队围攻波兰的一座白色城堡。这两个人交换身份及生活,如同土耳其现代化过程中的社会变迁。

帕慕克同时也描述土耳其在传统与现代间抉择的挣扎情况。《我的名字是红》便以此为主题。故事背景设于十六世纪晚期,叙述两名苏丹宫廷艺术家被谋杀的事件。两位艺术家都违反了伊斯兰教的文化传统,并在渴望破除传统与害怕背负叛徒的罪名间进退两难。这些内、外在的冲突反映所有土耳其人民的感受,同时也是帕慕克自己所经历的问题。

12-28
如今,帕慕克除了在写作上享有盛名外,也以直言不讳、勇于表达政治看法而闻名。1998年,土耳其政府打算颁发「国家艺术家」的荣耀给帕慕克。讽刺的是,帕慕克长久以来都严厉批评政府政策,因此他自然回绝了这个奖项2005年,土耳其政府以帕慕克破坏国家形象为由而予以起诉。罪名是他谴责土耳其军队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末期,大举屠杀许多亚美尼亚人和库德族人。这种行为一直被认为是集体屠杀,但土耳其政府坚决否认这项指控。

帕慕克于今年十月获得最大的荣耀-诺贝尔文学奖。在小说《伊斯坦堡:一座城市的记忆》中,一部份是回忆录,一部份是歌颂帕慕克从小生长的城市。这个故事显示伊斯坦堡在东西方文化间、基督教和伊斯兰教冲突中所碰到的矛盾情况。这是个有身份认同问题的城市。

如诺贝尔奖瑞典学院所说,帕慕克「在追寻故乡忧郁灵魂的过程中,他发现了文化冲突与交迭的新表征。」在帕慕克继续终生致力追求国家的心与灵魂的同时,他的写作凸显而出。这种追寻让他深刻了解文化重迭和传统间的冲突。
本论坛禁止游客发帖。
创建页面时间:0.218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