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ZCNN 易英网

欢迎, 游客
用户名: 密码: 记住我
科技类别中推荐的精彩文章

主题: 你App了吗?

你App了吗? 10 年 2 个月 前 #555

Advanced English /Technology /App Mania

苹果计算机引燃了手机行动应用程序的热潮,如今iPhone的对手也都摩拳擦掌争着抢食蓬勃发展的市场大饼

12-03
下回你出席公司举行的派对时,不妨猛然拿出你的iPhone手机,开启应用程序在线商店的链接,然后购买一个名为Ocarina(陶笛)的程序,再把手机递给对iPhone半信半疑的怀疑论者,然后观察对方推敲出这个程序的玩法。
开启陶笛程序之后,屏幕上会出现四个神秘的蓝圈圈,右下角闪烁的黄色箭头会做出提示:「向麦克风吹气,」你的伙伴照做了──当手机接收到他的吹气时,就发出了轻柔飘逸、宛如笛音般的高音。这时你朋友也终于明白蓝色圈圈的功能了。他向麦克风吹气时,也把手指在这些圈圈上滑动。随着他手指的游移,笛音也随之婉转变化,手机就这样发出了奇特、超凡脱俗的乐音──虽然特殊,但仍然是音乐没错。
这时,即使他本身不是音乐家,也很可能会扔掉自己的黑莓机,然后向苹果专卖店飞奔而去(译注:指改买iPhone手机)。陶笛程序对人就是会起这么大的作用。毕竟,除了iPhone之外,还有哪种手机能顿时摇身一变成笛子啊!而既然iPhone连笛子都可以变了,那它会不会还有更多其他神奇的功能呢?

无限可能性
(译注:与possibilities连用时,vista指各式各样、很多)
上述问句掀起了一波应用程序的热潮(译注:指很多人心里都好奇iPhone可能有很多神奇的功能,因此一窝蜂购买各式各样的手机应用程序,好体验一下这些奇妙的功能)。在其他业界景气一片惨淡之际,像陶笛这类的行动装置应用程序却引发空前的热潮;例如,陶笛程序在上市的头四个月就被下载了超过七十万次。如今新创公司争相投入iPhone这个规模最大的新市场,因为似乎只有在这个市场里,用户才真正愿意掏腰包付钱买软件。在创业投资家眼中,苹果计算机的iPhone手机,带来了无限可能性;因为如果手机的行动应用程序是下一个重要平台的话,那么手机版本的微软、谷歌和亚马逊不也正等待被发掘吗!在此同时,对全球主要品牌的厂商来说,iPhone应用程序则代表了能和消费者直接联系的管道,这种广告营销模式能让产品商标直接进到消费者的口袋里、打进他们的生活中。

12-04
在目前,所有令人兴奋的焦点都集中在苹果公司上,因为该公司的iPhone和iPad Touch应用程序在线商店如今供应超过二万五千种程序,而每个月还会增添五千种新的应用程序加入阵容。不过,苹果的对手也同样赶上了这波应用程序热潮。
应用程序的热潮,和当年网络问世之初的荣景十分类似。语带乐观的应用程序研发厂商,就很像当年(一九九九年左右)来到旧金山岸边准备在当时新兴的网络新经济中获取自己应有的利益(译注:旧金山岸边指硅谷,硅谷并非一个地名,而是指北加州旧金山湾区南端的地区,当年网络兴起时,许多硅芯片制造厂都群聚在该区,因而有硅谷之称)。不过,据创造出陶笛程序的史慕尔公司共同创办人葛.王表示,或许应用程序研发业者所说的大话言之有理,可别忘了,当年个人计算机就曾成功使一切为之改观,而iPhone不也像是一台随时联机上网的行动式个人计算机吗!因此外界为何不能照样期待iPhone也可以像个人计算机一样,足以令一切为之改观呢!

「苹果之道」
让别家公司的程序在自家手机上操作的概念,并非苹果计算机所首创,不过,当史提夫.贾布斯(译注:苹果计算机创办人)最后终于放手让其他厂商的程序「玷污」自家手机的完美之际,却也不忘把iPad和iTunes的成功模式套用在iPhone上;也就是说,他把程序的购买和使用等流程变得简单好操作,而且最后还是由苹果掌控一切。
每一款iPhone的应用程序都会透过在手机上就能连结的商店来销售,而用户也对这种销售模式相当买账。不过,这种规划的最大赢家,仍是苹果计算机,因为每个想在这个商店贩卖的应用程序,都必须通过苹果的核准,而且用户每付出一美元,苹果就会抽取零点三美元的费用。正如贾布斯在音乐事业上的做法一样,这回他在iPhone上同样重施故技,同时满足顾客和厂商的一切需求──不过,他最后仍有办法把所有主控权操之在苹果。

用完即丢的应用程序
品区媒体共同创办人葛瑞格.亚德雷指出,当应用程序的价格降到零点九九美元时,下载次数就可能会倍增。这种现象的部份原因出在,iPhone用户相当善变,很多人在买程序时,就很清楚自己可能不会经常使用那个程序。平均来说,用户会使用某种程序约十到十二次,之后就永远弃之不用了。既然大家把应用程序视为用完即丢的玩意儿,又怎么会愿意花大钱去买呢(译注:因此价格较便宜的程序自然下载率才会暴增)!

12-05
有些最积极的应用程序研发厂商其实目标并不在于下载的销售业绩,而是为了寻求广大的客户群。有些公司希望能让手机成为下一个主要的广告媒介,而AdMob公司便是其中之一,该公司目前在七百多种iPhone应用程序上加入广告。「一般来说,外界预期互动广告的市场在本年度应该是持平或略微下滑,」AdMob执行长欧玛.哈茂伊指出,「不过,在手机上,广告市场却持续成长中。」除此之外,用户似乎并不介意手机应用程序上出现横幅广告,约有百分之一到二的人甚至会点选广告──比率为网络广告点选率的十倍左右。用户对广告所表现出来的高度意愿,也促使厂商更积极开创自家品牌的应用程序。

谁是大赢家
(译注:直译为得奖的是…)
毋庸置疑,在应用程序在线商店大获全胜的首要品牌,仍然是苹果自己──迄今,苹果计算机毫无疑问地是这种新平台的最大赢家,而且厉行铁腕来掌控这项业务。过去几个月来,研发厂商屡发怨言,表示程序在iPhone应用程序在线商店上架之前,往往必须经过苹果计算机旷日费时的审核。更糟的是,苹果有时还会把一些应用程序悍然拒于门外,而且不解释原委;而一些苹果的对手公司就在这个缺口上找到了商机。谷歌的Android手持行动平台项目,就特别吹捧该平台的「开放态度」,以吸引程序研发厂商的青睐。
「有些障碍会害研发厂商很难把应用程序推广给用户,因此我们认为,减少这种障碍,是非常重要的,」谷歌的行动平台计划经理艾立克.朱如此表示。
但到某个时刻之后,敌手公司想要跟上苹果的脚步,恐怕就为时已晚了,因为iPhone的应用程序在线商店就和在个人计算机界享有霸权的微软公司一样,也是靠着网络效应致胜:也就是说,每次用户购买一个应用程序,就等于又让自己和苹果的手机行动平台变得更密不可分了;而这点也让这个平台更受到研发厂商的青睐(译注:因而生产更多应用程序)──这样一来,当然也就连带促使消费者不断买下更多应用程序了。这形成了一种恶性循环,除非你是史提夫.贾布斯才不至于陷入这股恶性循环,而就此案例而言,史提夫.贾布斯想出的这种模式还真是高明啊!
本论坛禁止游客发帖。
创建页面时间:0.200秒